本网讯(通讯员 王宇阳 刘馨雨)“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来地里面写,那才叫真本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7月15日至23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柚幸福了,家人们”实践队走出实验室,来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深入五个村子,围绕柚子的种植情况、后续加工、剩柚处理等展开了走访调研。
初寻白柚
走进深山优质种植基地
宣恩县种植贡水白柚14.59万亩,产量达9万吨,综合产值达2.5亿元,共带动2.3万余户柚农增收。其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硒元素含量高达0.009毫克/千克,为普通柚子的三倍以上。在湖北省水果评比中,被评为“湖北特色果品”及“湖北省优质果品”;此后参加全国柚类鉴评,再获金奖。
实践队到达当天,便前往埃山村走访。傍晚趁着凉爽的微风与温柔的暮色,埃山村房屋错落别致,炊烟袅袅升起,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夹杂着蝉鸣声与潺潺的溪水声。这里山清水秀,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柚子生长。
经多年的发展,柚子种植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柚子不仅提升了农民的收入,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成果背后离不开村民们多年来辛勤的劳作和不断的技术革新。果农们跟实践队分享了他们在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块、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田间探秘
走访调研白柚生产情况
经过4天50公里的走访调研,实践队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生成访谈记录10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详实数据。沿路的村民十分热情的与实践队进行交谈,使得实践队的调研开展的十分顺利。实践队主动提出帮助果农给青柚包袋和修整树枝,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看起来不是很难的操作,做起来却不简单,队员们小心包裹青柚,将其紧紧密封。经过大半天的劳作,看到一个个被包裹着的柚子,队员们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果农们也表示“非常感谢实践队的热情帮助,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村民表示“去年柚子的产量很高,网上卖柚子的数量有限,对于卖不出去的柚子,只能将其埋于地下做肥料”。在柚子皮的加工上,村民们想过将其加工成柚子糖、柚子茶、饮料等,但是因为没有相关技术,也只能遗憾放弃。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疏果时被摘掉的青柚也能售卖,而且个头越小越值钱,实践队提出可以将其卖给药厂,做成药材,并把如何制作柚子糖、蜂蜜柚子茶的方法,与村民们进行分享。
在板寮村、九间店进行村内走访考察时,村民们十分热情,实践队与其进行了简单的交谈,发现当地柚子产销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一,柚子的产量很多,但是销售渠道单一。大部分柚子都是自产自销,以致销量不是很好,引发了剩余柚子难处理的问题。其二,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资源匮乏。该地缺少自主品牌,知名度不高,难以打入市场,无法达到剩余柚子利用目的。
村民表示,剩余的柚子会做成柚子酒,一般是自家喝,也想过将其包装成商品出售,但是因为宣传不够,没有相关的销售渠道。对此,实践队回应道,这个思路很好,将柚子酒做成商品出售,创建自有品牌,现在的电商行业发展的很迅速,可以考虑线上线下结合进行销售,也可以考虑与农村合作社合作与外厂合作加工。
实践队也与当地村委会一同探讨了板寮村柚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品牌建设滞后、市场营销渠道有限、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并就如何借助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拓宽销售渠道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深入企业
探寻白柚综合利用现状
实践队7月20日前往富源有限公司参观,深入了解柚子从田间到制作成加工品的全过程。该公司在2018年获得了“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荣誉称号,2019年被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授予“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企业负责人首先向队员们介绍了该公司的一些柚子加工品——蜂蜜柚子果茶及贡柚汁饮料。接着带领实践队来到了加工车间,队员们见证了从精细的原料筛选、到彻底的清洗处理、再到高效的榨汁工艺,直至最终的精密包装,每一个环节都由机械设备精准操控,展现了高效的自动化水平。在品质控制室,实践队看到了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流程,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此刻得到了生动的实践验证。
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当前的加工现状并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更健康的食品选择。”随后企业负责人邀请实践队品尝了贡柚汁饮料,并希望实践队能给出一些建议。实践队员认为该饮品入口香甜,但后味稍微回苦。负责人回应道“确实如此,我们在研发时主要考虑的是保留柚子本身的味道,后续测评时在中老年人群里面很受欢迎,但是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口味可能要再优化。”对此实践队员根据在实验室所得经验,给出了将柚子切片后用β-环状糊精浸泡后冲洗去苦的建议,为后面的贡柚汁加工提供参考。这次参观活动不仅增进了队员对柚子加工品行业的认识,也看到了该企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方面所做的努力。
寻根问俗
沉浸体验地域民族文化
实践队先后奔赴了麻阳寨、宣恩县土家吊脚楼、仙山贡水等地,感受原始村庄。在这里目睹了土家吊脚楼的古朴之美,见证了苗族银饰的璀璨光芒,聆听了侗族大歌的悠扬旋律,少数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和聪明才智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调研中当地农户张大爷说道:“这些柚子送出去了很多的大学生,如今也有大学生回来了,希望你们能够在学校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毕业了回来帮助家乡产业,咱们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
“柚幸福了,家人们”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以及个人访谈等形式,针对不同群体展开调研,了解果农们对柚子生产、销售及加工的态度和想法,进一步加深了实践队员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挑战的认识。实践队员也结合所学知识,为农民朋友提供了专业咨询、技术顾问等服务,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实践队也会不断努力希望后续研究能够为乡村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