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卢静静)11月8日,由湖北省团餐行业协会、湖北省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湖北省第五届餐饮食品创新设计大赛在武汉商学院举行决赛。我校共派出9支参赛团队,共获奖7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奖数量再创新高,获奖名单如下:
|
序号 |
获奖等级 |
产品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老师 |
|
1 |
二等奖 |
藕遇鲜鱼饼 |
郝强楷、左思琪、罗前锦 |
范露 |
|
2 |
二等奖 |
荆楚藕香鱼韵烧麦 |
王子涵、谭晓丽、谢煜文、李思怡、马雅鹏 |
范露 |
|
3 |
三等奖 |
藕吒莲韵·元气糕 |
黄小蓉、向幸、陶嘉睿、黄嘉怡、王佳媛、郭宇轩 |
卢静静 |
|
4 |
三等奖 |
红安苕盲盒·长征轻口袋 |
王敏、严婉婷、樊依然、曾婧萱、鄢诗雨、黄镘伊 |
杜勇辉、马冲 |
|
5 |
三等奖 |
虾皇堡贝 |
张婧瑜、黄思荣、李欣然、周文娟、廖文庆、胡习政 |
卢静静 |
|
6 |
三等奖 |
鱼小酥 |
居宜、李睿君、熊宜丹 |
范露 |
|
7 |
三等奖 |
古味金韵养生糕 |
邢雅欣、程曼丽、刘浩天、吴国英、马惠静、肖佳平 |
谈江莹、刘昊 |
本次大赛以本大赛以“楚韵新绎,健康‘食’代”为主题,设置有发酵面点类、淡水鱼系列(凝胶方向)、旅游文创食品三个组别,参赛者结合专业所学,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食品创新设计与研制,撰写项目计划书,并完成现场汇报答辩,接受来自高校和食品企业专家的检验。
为了充分备赛,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于10月份举行校级食品创新竞赛,共有22支团队参加了校赛的作品展示和项目汇报,最终选拔9支团队参加本次餐饮食品创新设计省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校长期以来在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卓越成效,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高度重视。这不仅激励着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更为学校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向。
【获奖产品介绍】
【二等奖作品:藕遇鲜鱼饼】

“藕遇鲜鱼饼”是一款创新研发的重组织化鱼糜制品。产品在食材上大胆融合中西,复配经典草鱼糜与清脆藕丁,佐以西式黄油与芝士,赋予其浓郁奶香与复合风味。采用低温蒸制工艺精准定型,结合冷冻储藏技术,完美锁鲜。
【二等奖作品:荆楚藕香鱼韵烧麦】

“荆楚藕香鱼韵烧麦”是一款聚焦湖北地域风味的特色速冻产品。以湖北特产的莲藕与鲜鱼为核心食材,经传统工艺融合创新配方制成,面皮软糯、鲜香。专为喜爱地方特色美食、追求食材本位以及健康饮食的消费者打造。依托湖北本地物产资源,将藕香与鱼鲜完美结合,既保留传统烧麦的口感底蕴,又以独特的食材搭配形成差异化风味,是兼具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味蕾需求的便捷美食。
【三等奖作品:藕吒莲韵-元气糕】

“藕吒莲韵-元气糕”以湖北洪湖莲藕为灵感来源,结合哪吒“重塑肉身”意象,开发口感细腻软糯、内馅清甜的元气糕,通过莲蕴四时的形象,脆甜口味的碰撞,既满足消费者的味蕾需求,又健康养生,让它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可以成为传播湖北特色莲藕美食的载体。
【三等奖作品:红安苕盲盒】

“红安苕盲盒·长征轻口袋”是一款融合红安红色基因与特色美食的创新食品盲盒。外观复刻“红军干粮袋”,缀五角星透明糖窗,自带红色辨识度。盲盒内随机搭配专属革命路线卡,印有人物形象、旧址介绍与路线图,吃美食之余可打卡红色景点。集收藏趣味、文化体验与健康饮食于一体,让红色故事随美味走进日常。
【三等奖作品:虾皇堡贝】

本项目以湖北特产小龙虾为灵感来源,以高筋面粉、恩施土豆泥等为主要原料制作面包皮,以小龙虾肉、玉米等为馅料,开发高蛋白、高纤维健康配方的面包。以小龙虾外观形象为目标,制作形似小龙虾的面包,撒上甜椒粉,点缀黑色眼睛,萌趣还原小龙虾的外观形态,提升产品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等奖作品:古味今韵养生糕】

本产品以脱皮绿豆为核心原料,融合黄鹤楼、桂花、莲花、莲藕这四类武汉地域特色元素,打造兼具美味与文化内涵的发酵面点类食品。产品在传统绿豆糕配方基础上,添加武汉特色食材提升营养。通过“食品+创意发酵+旅游”的模式,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与文化体验的双重需求,具有显著的创新意义与市场价值。
【三等奖作品:鱼小酥】

“鱼小酥”是一款定位于“中式点心革新化”与“地方食材高值化”的创新产品。它突破传统酥点以甜味馅料为主的固有模式,创造性地将江南糕点的酥皮与湖北淡水鱼鲜资源进行跨界融合。产品以优质淡水鱼肉为内馅,旨在打造一款兼具美味、营养与文化内涵的新型食品,不仅是对传统酥点的创新,也是对湖北淡水鱼资源深度开发与品牌化输出的积极探索。